虞美人图片(虞美人图片大全大图)
《虞美人》是一首传诵千古的名作。他突破了晚唐五代词的传统,将词由花前月下娱乐遣兴的工具,发展为歌咏人生的抒情文体。
全词以明净、凝练、优美、清新的语言,运用比喻、象征、对比、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,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。难怪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“血泪之歌”,“一字一珠”
《虞美人》是著名词牌之一,此调原为唐教坊曲,该词牌名来历是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,因以为名。
《虞美人》又名《一江春水》、《玉壶水》、《巫山十二峰》等,双调,五十六字,上下片各四句,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。
《虞美人》词牌名的来历:相传虞美人花与美人虞姬有关。楚汉相争,西楚霸王兵败乌江,听四面楚歌,自知难以突出重围,便劝所爱的虞姬另寻生路。虞姬执意追随,拔剑自刎,香消玉殒。虞姬血染之地,长出了一种鲜红色的花,后人便把这种花称作“虞美人”。
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,创制词曲时,变常以“虞美人”三字作为曲名,以诉衷肠。
虞美人因此逐渐演化为词牌名。
答:说到李煜,不得不介绍一下他的情况。李煜(937一一978),字重光,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。在位十五年,称南唐后主。后被宋太祖俘虏,封违命侯。太平兴国(978)赐死,年仅42岁。李煜治国庸懦无能,但词的成就很高。特别是被俘后,多慷慨悲凉之音。这首《虞美人》词,就是他被俘后的悲凉之作:
春花秋月何时了,往事知多少?
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
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。
问君能有几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
这是他最有名的词作之一,也是他的绝命词。写得惊绝千古、哀婉之至。可谓真伤心人语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