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杉树的特点(水杉树的特点和作用图片大全)
水杉(学名: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)是一种常绿乔木,其外形特征包括:
树干:水杉树干笔直,树皮红褐色,纵向裂纹明显。
叶子:水杉的叶子为针状,排列在枝条上,叶子呈现鳞片状或羽状复叶,夏季呈绿色,秋季变为红褐色。
枝条:水杉的树枝水平或稍微下垂,分支稠密。
松果:水杉的松果呈椭圆形,成熟时褐色,内含小坚果。
大小:水杉通常高大,可生长到30米以上,树冠丰满。
生长环境:水杉适应湿地环境,通常生长在溪流、河边或湖泊周围。
这些外形特征使得水杉成为一种独特的树种,受到园林和景观设计的欢迎。
外形特征如下:
树干基部膨大,枝干挺拔且高大,高度可达35米左右。小枝是下垂生长,嫩枝颜色为绿色,之后会变成淡褐色或褐灰色。枝条表面光滑,树冠呈尖塔形,树皮的颜色多为灰色、灰褐色或暗灰色。花期在二月份,果实成熟期在十一月份。
水杉树是一种高大的常绿乔木,通常可以生长到30米以上。它具有宽大的冠状树冠,呈圆锥形或圆柱形,树枝伸展开来。水杉的树皮呈灰褐色,纵向裂开,有时会剥落。它的叶子是针状的,排列在枝条上,呈对生或螺旋状排列。叶子呈深绿色,有时会转为黄褐色。水杉的果实是球形的球果,成熟时呈棕褐色。总体而言,水杉树具有高大挺拔的形态,树冠茂密,给人一种庄重而壮观的感觉。
水杉的形态:落叶乔木,高达35米,胸径达2.5米。干基常膨大,幼树树冠尖塔形,老树则为广圆头形。树皮灰褐色,大枝近轮生,小枝对生。叶交互对生,叶基扭转排成两列,呈羽状,条形,扁平,长0.8?3.5厘米,冬季时与无芽小枝一同脱落。雌雄同株,单性;雄球花单生于枝顶和侧方,排成总状或圆锥花序状,雌球花单生于上年生枝顶或近枝顶。
球果近球形,长1.8?2.5厘米,熟时深褐色,下垂,种子扁平,倒卵形,周有狭翅,花期2月;果11月成熟。